王勇强:“民宿+” 旅居时代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全域旅游网 quanyulv 王勇强:“民宿+” 旅居时代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王勇强:“民宿+” 旅居时代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2023-03-31 01: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王勇强:“民宿+” 旅居时代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03-30 13:12

  民宿是利用当地闲置资源,民宿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因其平民化、平价化、亲民化和特色化等而备受广大旅游者的喜爱。相对于传统的酒店等住宿设施,民宿在有效解决住宿问题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旅游体验,更加强调高品质与特色化。近年来,随着乡村休闲微度假市场的蓬勃兴起,民宿成为乡村旅游发展中最迅猛、最“亮眼”的板块,很多地方在全域旅游发展思路的指引下,以“民宿+”为抓手,将民宿与乡村当地醇厚、本真和特色的文化结合起来,与农业、林业、渔业、康养、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结合起来,依托乡土文化底蕴和特色农业,打造了一批批以民宿为核心的微型乡村度假综合体,“民宿+”成为旅居时代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一把“金钥匙”。

  一、“民宿+”能够更好地满足旅游者乡村旅居“别样”生活的需求

  中国的乡村旅游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单纯的农家乐到后来的乡村度假,一直到时下比较火热的乡村旅居,乡村旅游的休闲特性逐步释放,需求的综合性逐渐显现,“深度”乡村体验的需求不断增长,游客不再满足观农村景、吃农家饭、享农家乐,而是要在乡村短期居住,综合性、全方位、更深程度地体验乡村生活。民宿是“民”与“宿”的合体,既强调“宿”的方便与舒适,更强调“民”的文化与温度,民宿让乡村住宿从原来的旅游保障性要素转化成了旅游吸引性要素,乡村旅居以“民宿+”为主要策略,使乡村住宿从乡村旅游的“短板”走向了文旅体验的“中央”,通过以民宿为核心整合和凝聚乡村旅游要素,为游客提供一种有别于都市快节奏的,带有传统乡土与农耕特色的悠闲、宁静、生态、传统的生活方式,把乡村打造成像德国19世纪浪漫派诗人荷尔德林在《人,诗意地栖居》中提到的,后经海德格尔的哲学阐发的“诗意栖居”地。

  乡村旅居之所以成为一种时尚,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一是现代城市生活的不利影响刺激乡村旅居需求产生。现代都市嘈杂、污染的生活环境和高强度的生活工作节奏,非原生态的食物以及相对冷漠的人际关系,让都市居民身心疲惫、焦躁不安,有的甚至还出现了亚健康。利用节假日到相对安静、环境优美、生活节奏舒缓、人际关系简单淳朴、有着原生态安全绿色食物的乡村生活一段时间,舒缓压力、休养身心、愉悦心情、调理生活,越来越成为更多人的理想选择。二是乡村旅游发展现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乡村旅居游客接待条件。乡村经过精准扶贫、美丽乡村、乡村振兴与和美乡村建设等各相关政策的倾注与相关资源的投入,特别是乡村旅游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能力、旅游接待水平、资源开发等都到了一定的水平,乡村环境更美了、接待条件更好了、产品及相关配套更齐全了,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微度假接待的基本条件和能力。三是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很多国人心中都有一个“归园田居”梦。受中国传统文人归园田居情感的影响,国人心目中基本上都有一个田园牧歌般的生活梦想。“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句诗道出了现代都市人对乡村旅居的热切期盼。乡村旅居其实就是回归自然、回归慢生活、回归田园乡居,感受乡村传统文化,返璞归真、追寻乡愁。

  基于以上分析,乡村旅居对游客的吸引要素主要包括:优美恬静、空气清新、山清水秀的乡村生态环境和自然雅趣、原生态的乡村景观,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良好的接待质量和服务水平,淳朴天然的传统乡土文化、民俗风情、传统节庆活动和闲适缓慢的田园生活状态,传统的农耕劳作方式与手工技艺和原生态的食材与土特产,和睦简单的乡里人际关系与热情淳朴、善良好客的民宿业主,农民简单知足的生活追求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作状态。乡村旅居产品应该是养生、休闲、娱乐、度假、修学等产品的复合,体现了人与人的和睦、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本身的身心合一,产品供给侧要真正深刻理解城市游客对乡村旅居“别样”生活需求的内涵要义,善于为游客打造一种迥异于城市生活、充满乡村特色与诗情画意的乡村生活状态与生活空间。不仅在环境上、物质上、服务上,更要从情怀上、精神上、文化上去营造这种生活氛围和乡村意境,让游客“身在乡村、心神俱醉”。

  二、“民宿+”能够有效提升乡村旅游产品供给质量

  乡村旅游发展早期,乡村住宿环境和硬件设施条件差、服务质量和管理运营水平低等很受游客诟病,是导致乡村旅游游客“留不下来”的发展短板。随着国民收入的提升,乡村度假风潮兴起,再加上自驾游的增加,除了饭店与旅馆以外,民宿作为提供游客住宿的另外一种形式在乡村旅游目的地大面积铺开,成为近年来乡村旅游增长较快的板块,在推动传统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乡村旅游产品的结构形态,催生着乡村旅居时代的到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乡村旅游也逐步走过了拼资源、粗放发展的时期,进入了打造乡居生活方式的新阶段,大力发展“民宿+”,以民宿为核心,在全域旅游和客主共享理念的指引下,整合乡村旅游各业态、各资源要素与产品形态,走文旅农融合发展之路,打造IP主题鲜明、体验特色明显、文化内涵丰富、乡土气息浓郁的微型乡村度假综合体。

  一是在民宿生态人文环境营造方面,要巧妙体现中国传统人居文化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乡村民宿要与周边乡村生态、人文环境相协调,注重无痕设计,不搞大拆大建,对闲置房舍进行微改造、精提升。要遵循地方文化特色和景观风貌因地就势建设,要借景田园风光,彰显生态自然乡村肌理风貌,要注意就地取材,选取乡土性材料、老旧废弃物、乡土植物等进行民宿改造、装饰和绿化,比如时代久远磨损严重的破石块,旧房子上的砖瓦、木料、建筑构件,破木板门、木篱笆等,让游客感受到乡野氛围和田园美色,体验到乡村的自然美、生态美、和谐美。

  二是在民宿地域传统特色文化呈现方面,要充分营造一个充盈着传统文化元素与文化符号、充满乡村文化温度又适合现代人生活需求的人居空间。民宿要以改造利用传统闲置房宅院落为主,把这些有着地方历史文化积淀和生活印记的老建筑打造成为游客体验和感受原真的地方乡土文化和传统民俗的重要空间,要善于利用具有地域传统文化特色的装饰图样和传统艺术元素装点民宿建筑,改建、装修的建筑技艺要体现传统文化,在房间的陈设、家具、装饰材料的选择上也要体现地域特色、彰显乡土风格,各种摆设、装饰要使用地方传统手工艺品。在民宿中间可以做一些农家传统生活用具或传统农耕生产用具的陈设展示,家具风格要体现传统生活习俗和地域文化特色。要让当地农民直接参与游客接待与服务,让游客与当地农民有面对面亲切交流与互动的机会,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体验当地民风民情与文化形态。

  三是在乡村旅居产品融合与服务提升方面,要提供舒适便捷、优质高效又文化内涵丰富、地域特色鲜明的文旅产品体系。要推进乡村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的衔接,发展全域旅游,促进“农文旅体”的融合发展,发展观光工业、特色农业、采摘农业、特色养殖、农耕农具展示与农事劳作体验、传统农趣体育项目、乡土文化展示、民俗活动展演、非遗技艺展示与实践体验等,观农家景、吃特色菜、享农家乐,买土特产、听民歌民谣、看传统曲艺、赏民间杂耍、体验农村生产生活,做好康养、休闲、娱乐、研学等各类型产品的组合,注重游客参与、提升游客体验,做旅游精品、育特色品牌。

  三、“民宿+”能够充分放大乡村旅游发展的综合效益

  乡村旅居时代的到来是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和游客旅游需求的发展,也会进一步推进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和提升游客旅游需求,在促进乡村旅游强化环境建设、接待设施硬件条件建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文化建设、接待服务软件建设,更加注意提升旅游接待品质,重视对游客精神、心理、文化层面需求的满足。“民宿+”会进一步强化乡村旅游各业态融合发展、各产品形态结构的优化升级,更加强调客主共享与全域旅游理念,更加自觉地融入乡村振兴与和美乡村建设大局中,在提升乡村旅游综合效益、促进乡村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推进乡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一是以“民宿+”为抓手,开展多元业态经营,全面延伸产业链、拓展价值链,全面助推乡村三产融合发展,激活乡村旅游造血功能,提升乡村旅游的经济贡献率。乡村旅游的短板就在于资源分散、产品单一、产业链条不完整、综合效益不高。要依托“民宿+”,充分利用乡村特色资源优势,挖掘乡村资源多元价值要素,围绕乡村旅居市场,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龙头、补链条、提价值、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链条升级。乡村旅游要以农业作为根本支撑与产业基础,以乡土文化作为基本内涵与主题特色,全力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拓展农业的生态功能、休闲功能、文化功能、教育功能等乡村旅游体验效应,激活乡村旅游市场需求,培育乡村旅游市场主体,提升乡村旅游运营能力,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乡村旅游的茁壮成长和持续发展。

  二是以“民宿+”为载体,融入乡村生态、生产与生活等层面文化基因,打造乡土文明、农耕文化呈现与体验的产品体系,满足游客各方面乡村旅居需求,优化乡村旅游产品品质。以民宿为中心,依托当地传统文化资源、农村产业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整合传统乡村旅游产品,发展“民宿+农耕文化展示传统农耕劳作体验”“民宿+乡村民俗体验”“民宿+农村非遗展演或参与制作”“民宿+养生美食”“民宿+农产品采摘制作”“民宿+农趣体育健身”“民宿+传统农事与乡村传统文化研学”“民宿+野趣探险”“民宿+土特产传统生产工艺体验”等,创设场景或提供机会让游客充分参与和深度沉浸在乡土文化与乡村生活中,让游客在旅居乡村期间全方位体验丰富多彩的乡景、乡情、乡俗、乡味、乡趣。

  三是以“民宿+”为支撑,坚持特色发展、客主共享与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传承发展地域传统文化,吸引当地农民共建共享共荣,赋能乡村振兴与和美乡村建设,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促进乡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民宿不可以“贪大求洋”追求“高大上”,也不可以“相互攀比”盲目“拼着上”,更不能“随波逐流”没有“根与魂”,要有一种“不求第一但求唯一”的心态,追求特色化,避免同质化,要有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地脉和文化特色一致的地域特色与文化特色。要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聚合传统旅游产品和相关业态,成为乡村旅游产品的“黏合剂”,要自觉融入乡村旅游的大局、乡村振兴与和美乡村建设的大局,坚持客主共享,吸引当地农民共建共享,积极赋能乡村振兴与和美乡村建设,成为乡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剂”。要坚持服务的规范化与个性化相结合、标准化与特色化相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精细化管理与差异化竞争相结合、文化增色与科技赋能相结合、住宿功能优化与文化体验叠加相结合,在城乡交融中保持乡村个性差异,在主客共享中培育乡村文化自信,在传承发展乡村文化中打造文化IP,把以“民宿+”为主要发展模式的人文旅居乡村打造成为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样板工程”,有力推动乡村地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作者:王勇强,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编辑:申久燕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